top of page

​抽離下的情緒交錯

  此系列命名為“抽離下的情緒交錯”序章,我以⾃己為出發點,探討家庭對我⾃己的影響與關係,透過自我認同的肯定來表現自我成長的過程與我的⼼境,將現在的想法與觀念抽離單純表現情緒與外在力量對⾃己的影響,其中線條多變的變化如同在每個人在不同型式下的內在精神層面上帶來得影響, 無論是稱讚、責罵、或是肯定下⽽產生的自我認同的存在價值。對我來說這些就是每個⼈最特別與迷人的地方,其中此系列分出另一個系列為「形象.價值.產物」,我想透過此系列表達我們都可以照著⾃己的想法去調整⾃己想要扮演的身份,而藉此歸納出真正的「⾃己」。

S__86188065.jpg

 我們都是獨一的個體,在所有形象中都有著自己存在的定位,在幸福的圍牢裡我們擁有追尋自我價值的勇氣,那如同心靈膠囊般存在的圍牢,像是我們對抗世界的防護網,我們生活在自己世界的同時也被眼前的幸福與快樂蒙蔽,看不見圈外世界的宇宙裡住著那些被孤立的受害者,他們的世界一直存在也從未存在過,只可惜他們卻無法進入我們的世界,眼前絢麗的陽光打在我們面前,映入另一個世界的是我們身後影子的殘影,虛而不真實。

 

 著名的心理學家 艾力克・艾瑞克森曾說過:「自己扮演的任何角色及身份,加總起來,即是自己的價值。」任何人出生時都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玉,而存在的價值往往需要透過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下來定義,所謂的「自我認同」指的是一個人對自我價值的評量。它通常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看法,我們可能在某些事情上覺得自己很聰明或很笨;在某些行為上覺得自己很拙劣或是很卓越;我們也可能很喜歡自己或很討厭自己,類似這些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自我印象和經驗,日積月累就成為我們對自己的評價,也就是自我的認同感,而一個人的好壞取決於同儕或是家人認同下的影響,當時間久了,當不被認同感不斷的累積便造成自我認同的猜疑,而「社會認同」指的則是每個個體認識到他屬於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爲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

其中「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便有環環相扣的關係。

 

剛出生的小孩透過媽媽等直係親的陪伴與認同才能確立自己的「存在」,而在確立自己存在的情況下成長,進入校園或是社會面對同儕的相處便能容易地融入並找到自己的「社會認同」,因為他們理解自己生存的定位與價值,同樣的當缺乏社會認同的情況下,時間一久自我價值也會漸漸出現猜疑。有些人則從小時候無法獲得父母的肯定抑或是負面的精神虐待,就此也就無法認同自己變得封閉,導致無法自我成長。

 

之前讀了一本有趣的書,由日本知名的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所撰寫的“好想消失”,這本書深深的分析與探討被虐童與一般小孩的心境不同與他們自我療癒的過程,也讓我開始研究了這個議題,我回首過去自己的成長背景,發現了自己與他們也有些相似有趣的地方,透過這次的創作我將自己頗開分析,與自己對話,在心理上讓我認識不同層面的自己。

S__86188055.jpg
S__86188057.jpg
S__86188059.jpg

系列「形象.價值.產物」

S__86188064.jpg
S__86188060.jpg
S__86188062.jpg
S__86188063.jpg
S__86188061.jpg
bottom of page